雲出大武Ⅱ(台灣雲豹.台灣蝴蝶蘭)-HxW:90x150cm – 2016
媒材:水墨、岩繪具、雲肌麻紙
生態介紹:台灣雲豹(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)在2014正式宣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絕跡,自從1862年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正式記載已經140餘年,但正式紀錄寥寥可數,玉山、大武山地區應為他最後棲地,南部山區幅員廣闊少有人跡,深山之中或許還有殘存的族群,讓人記取對大自然的貪婪所造成的傷害,造成行跡飄渺的台灣雲豹消失成為台灣山中傳奇的教訓。台灣蝴蝶蘭生長於東部海岸山脈、屏東、蘭嶼的低中海拔山區,其花型有如蛾蝶,台灣原生的白花蝴蝶蘭(Phalaenopsis aphrodite subsp. formosana)(俗稱台灣阿婆),在1952和1953年連續兩年奪得國際蘭展的冠軍獎盃,使得台灣蝴蝶蘭聞名世界,但名氣帶來的處境卻與雲豹相同,漂亮的外表引來商業採集壓力,在野外已幾近絕跡,目前要觀察其生態必須跋山涉水進入大武地區深山之中,有感於或許再不保護會步入台灣雲豹後塵絕種,所以將兩台灣特色物種搭配構思。
創作規劃:底材設定因為要表現出白毛與白花,所以將雲肌麻紙上裱板後,直接噴修一層淡灰色設為背景色。採用十字構圖,原設定雲豹凝視觀者,但怕夙殺之氣太強所以改為觀看遠方,特意搭配台灣特有白蝴蝶蘭及台東大武地區亞熱帶林相,圖畫下方及背景使用噴槍噴修刻意不留下筆觸,表現多濕多霧的感覺,淺色背景葉子直接用沒骨法描繪,並撞入淺色石綠,噴修上色使畫面產生的朦朧感,正好搭配雲豹的神秘無蹤。
雲出大武-1(台灣雲豹.低海拔森林相)H×W:195x155cm 絹本 2015
2016全國美展入選
雲出大武系列作品一,創作上搭配台灣的低海拔森林(福山植物園原始林),採用高構圖讓雲豹站立高橫老幹由上往下俯視展現震攝感,下方搭配雲霧淺染表現低海拔霧林帶,植物背景後方染較深表現雲豹的神秘感。